更名师大后,学校抓住大学城建设契机,以基建拓校,推动学校发展迈进一个新的历史征程。这期间,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促进提档升级,不仅在申博立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逐步构建起“二三三”特色办学格局。
一、拓展办学空间,推进大学城校区建设(2004—2008年)
(一)推进大学城校区建设,完成校区整体搬迁
2004年1月17日,大学城校区规划专家评审会在学校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提交的方案中标。2月16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学校在沙坪坝区虎溪镇建设大学城校区。9月16日,周泽扬校长对新校区建设提出了“三保一优”的工作方针,即要保质量保工期保廉政和优化成本。12月16日,大学城校区一期工程开工。整个大学城建设共分为四期,建设时间2004年至2020年底,跨度17年,建筑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在校学生32000人、教职工及家属10000人。
2005年10月29日,大学城校区正式启用。大学城校区迎来了首届学生,3800名2005级学生正式入住,这标志着新校区具备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条件。
2008年6月,完成办学校区整体搬迁。学校完成了从沙坪坝校区到大学城校区的整体搬迁,标志着学校建设发展进入了新的历程。大学城校区的建设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仅拓展了办学空间,为后续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硬件条件,还在建设过程中凝练出“重师速度”“大常精”等重师精神。
2006年4月26日,启动教职工安居工程。市政府批文同意学校建设“经济适用房”批文,2007年6月26日,大学城校区职工住宅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占地约2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6.96万㎡。学校领导班子致力于将住宅建设作为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民生工程”,鼓励教职工踊跃参与,依靠大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二)开展两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2006年3月,学校发出《关于开展2006年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的通知》,围绕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2007年3月21日,学校决定围绕在新的历史时期“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一根本问题组织开展大讨论,本次大讨论历时两个月,此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明确了学校总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层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等六大方面的定位。
两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完成了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解决了学校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好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出现了团结一致、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生机勃勃局面,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精心编制发展规划
1.制定“十一五”规划
2007年7月,学校党委通过了《重庆师范大学“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五个子规划,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2.制定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编制《重庆师范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提出了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四)深化党建工作
1.完善师生员工理论学习制度
2004年12月,印发《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对学校中心组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提出要求,带动全校自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二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做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鲜明。同时,结合时政热点,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收效良好。
2.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7月—11月,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工作部署,学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有所创新”的要求和“四个一”的总体安排,紧密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落实。11月,学校召开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大会,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12个测评指标中,最低满意度为93.85%,最高满意度为99.01%,平均满意度为96.98%,达到了规定的目标要求。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学院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3月,学校印发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决定每两年开展一次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定期举行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2005年5月,开展了“向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邀请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报告团来校作报告。
4.加强党组织建设
2006年3月,进行了全校二级基层党组织换届。任期届满的21个党总支和4个直属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各党总支所属的党支部5月完成换届选举。2005年4月,学校党委组织部按照《关于加强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校内处级后备干部库,积极建设后备干部队伍。12月,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建立了校外校级后备干部队伍。
5.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推行职员制度,2005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在管理队伍设置了三(正、副处级)、四(正、副科级)、五(科员)、六(办事员)级职员共四个级别,并拟订各级别的任职条件及工作程序。2006年,学校修订《重庆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制定《重庆师范大学校内自评教授的试行办法》,首次在校内推行了教学型教授和校内自评教授的评聘。
6.党风廉政常抓不懈
学校制定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及责任分解,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出了规划和部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校纪委每年协助党委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分工包项,强化责任,将执行情况纳入学校年终考核,确保反腐倡廉措施落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2005年开展政风行风评议,2006年开展商业贿赂治理,2008年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专项自查,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五)加强教学工作
1.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教学质量稳步推进
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接受国家教育部第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准备过程中,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制度规范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舆论导向教学的评估氛围,上下一心全方位备战本科教学评估。
加强教育质量工程建设。2007年4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大会暨教学质量工程启动大会,将2007年确立为“教学质量年”,下发了《关于推进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启动十大质量建设工程。此次大会对于贯彻实施“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迎评促建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课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2007年,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需要,将“形势与政策”课从宣传部转入政治与社会学院承担,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与管理。校内大力建设文科实验教学平台,弥补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2007年9月开始“支教实习”工作,支持地方教育需要,同时强化了师范生技能培训。200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同年还获得23项市级教改项目立项,其中重大2项,重点8项;2009年获得了18项市级项目,其中重大项目有3项。2008年,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初步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完善保障了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2.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
统筹规划专业建设,2006年,学校制订了《重庆师范大学“十一五”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重新确定了以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按照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原则来不断调整与加强专业建设。合理优化专业结构,2008年,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专业论证、申报、审批、建设、评估等方面规范了本科专业建设管理。截止2008年,学校全日制本科专业发展到42个,其中师范专业18个,占专业总数43%;非师范专业24个,占专业总数57%,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11大学科门类中的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2008年,学校“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写入了《重庆教育辉煌十年》文集。
打造品牌,提升专业整体水准。2005年,学校下发《关于启动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品牌专业建设。2007年,数学与应用数学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旅游管理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2008年1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申报成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2009年该专业试点举办第二专业国际班招生。2008年,学校特殊教育学院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举行了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该院张文京教授获得“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突出特色,构建教师教育体系。2006年,成立了“教师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师教育工作的统一组织与协调。2007年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适应需求,发展新兴专业,2005年,管理学类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年文学类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7年文学类增设绘画、日语专业,2008年工学类增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005年5月,学校印发了《创新学分、读书学分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自2002级开始实行“创新学分”和“读书学分”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2006年5月再次完善创新学分和读书学分实施办法,并将之写入了200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分制推进过程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07年6月开始申报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2008年,学校获重庆市教委批准成为全市第二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正式在全校实施学分制,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办辅修专业和双专业,丰富人才培养模式。自2004年起开办辅修专业,共开设“英语”等10个辅修专业。2008年下发《重庆师范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攻读双专业管理办法》。
4.继续教育规模扩大
2005年,学校在保持原有成人教育学院基础上,组建成立了自学考试学院,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持续发展,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招生人数稳中有进,到2007年,自考、成教学生在校学生达12744人。
(六)强化人才工程和学科建设
1.科学谋划人才工程,助力学科建设
2004年,学校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办公室。2005年,学校把人才工程、申博升位工程作为“十一五”重点工程来抓,细致谋划未来五年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2.营建人才成长环境,加大人才工作力度
2004年,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才工作办公室。学科所在的学院,成立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的人才工作组,建立起了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以及人才工作组三层次领导管理机制。2005年,学校通过“海外学人回国创业重庆行”人才招聘专场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新进各类人员110名。2006年,学校组织参加了八个省市及相关重点大学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共引进高层人才34人。2008年,学校启动了专职研究型人才工作站工程,选派首批科研人员进站。
3.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彰显学科优势特色
从“十五”开始,系统理论、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人文地理学4个学科获准为“十五”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期满后全部通过重庆市教委验收。2006年,学校对动物学等6个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进行了终期审核验收。2007年,学校开展了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教育学原理等10个学科被确定为“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
4.全面启动申博学科的建设
2007年10月,学校开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动物学、光学工程、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等申博优势学科的遴选工作,全面启动申博学科建设,并对申博学科给予全力支持。2008年,学校成为重庆市博士学位授权中期立项建设单位,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学3个学科被确定为博士立项建设授权学科,教育学、地理学、光学工程3个学科被确定为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至此,学校在博士授权单位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而意义深远的一步。
5.硕士学位授权点大幅增加
2005年,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校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同时增加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增至45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起步,2005年7月,教育管理等5个教育硕士开始招生,学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2006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点单位,开创了全国在非农业院校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新局面。
6.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加强教研教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学校被获准为首批重庆市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师范类),研究生创新教育开始起步。修订培养方案,更新人才培养理念,2008年,学校下发了《关于制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与考核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强化对研究生课程的管理力度,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同年,学校首次获批《凸分析与集值分析》等5门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了新的平台。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多次修订导师遴选及管理办法,不断优化导师队伍规模与结构,提升导师队伍整体水平。2005年,学校下发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修改稿)》文件。
(七)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1.科研项目有新突破
2005年,学校与浙江大学合作申请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家蚕重要功能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分析”获准立项,周泽扬教授负责其中一个子课题,这也是学校首次获得973计划资助。2008年,杨新民教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获准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2006年9月,周晓风教授与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高校合作研究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获批为当年度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2.科研项目来源趋向多元
2006年,科研项目经费提高到536万,年增长幅度超过50%。2008年,科研项目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整个“十五”期间学校纵向、横向项目经费合计约为1335万元。
3.科研成果日趋丰硕
2005年,赵元莙教授排名第二的研究成果“海洋养殖中危害性真核及原核微生物的病原与危害学研究”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生物学科周泽扬教授的研究成果于2006年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数学学科杨新民教授2007年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张礼慧教授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4.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2006年6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周泽扬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晓风担任哲学社会科学组组长,杨新民担任自然科学组组长。
5.平台建设取得成效
2003年,我校仅有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种类型的科研平台,市级平台数量仅为5个。到2008年,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经多年努力,构建起以校级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市级平台建设为中坚,以部级平台建设为突破,逐步提升的培育体系,所产生的提升效益逐步显现。2000年,运筹学与控制论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获准成立,经过6年的建设,于2006年获准成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市级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再次获批最优化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八)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探索德育新方法
学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5年9月大学城校区开园,设立“学生党员活动室”和“学生党员110接待室”,学生党员轮流值班,帮助同学解决各种问题。2007年,“党员承诺制”进一步深化为“学生党员承诺‘七个一’工程”。
2.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2005年学校陆续修订和完善了《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强化“五个一”工作的落实,将学生教育融入常规管理与服务中。坚持新生入学教育。建立健全学工系统评价机制,2005年6月,学校启动学工系统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工作评价考核机制。
3.建立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2005年起学校实施“绿色通道”制度,为此专门制定了《建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的实施办法》,当年就有405名新生经“绿色通道”入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政策及管理模式,并在校院两级建立起了一支专业资助管理队伍。
4.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学校抓住大学城新校区投入使用的发展机遇,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稳步提高生源质量。2005年突破5000人,2007年突破6000人。生源地范围不断拓展,2005新增北京、上海、甘肃、新疆4个省份,2007年新增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4个省份。单考单招蓬勃发展,2005年,学校首次取得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专业残障单招资格,截至2013年,累计招收聋哑残疾考生170名。2008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市属特长生招收高校。录取分数保持较高水平。
5.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不少具有特色的经验和做法,2004年至2008年间,累计毕业学生17477人,学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先后获得“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表彰。
(九)扩大对外交流
1.建立“汉语师范学院”
2006年,学校与印尼智星大学、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阿迪加莎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东南亚地区第一所“汉语师范学院”,着眼于培养印尼本土汉语师资。2007年,智星大学汉语师范学院开始招收首批25名本科生,学校派遣冯悦等中方负责人前往智星大学汉语师范学院工作。
2.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
2008年1月,周泽扬校长在卢旺达签署了与基加利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建立基加利教育学院孔子学院的执行协议。学校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正式建立,这也开启了学校建设孔子学院的征程。同年11月,学校选派中方院长侯万春前往卢旺达基加利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开始工作。
(十)图文信息条件改善
1.大学城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7年5月30日,图书馆对读者开放,使用面积达到32364平米,阅览座位2200个。馆藏纸质资源总量达到215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达到25个TB。新老校区实行通借通还服务,真正实现了资源的无障碍流通。
2.加大图书资源投入
在纸质资源建设方面,2004年至2008年期间,投入总经费约1700万元,购入中外文图书70万册(件)、14万种。2010年,购买纸本图书56324册;2011年,购买纸本图书33573册;2012年,购买纸本图书45455册,图书总量达到232万册。
3.拓展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
开设“三春湖讲坛”,每周开展2至3场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图书馆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市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承担了社科知识普及任务。开设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文献传递工作。
二、强化申博建设,提升综合实力(2008—2010年)
(一)习近平同志视察重师
2010年12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重庆考察期间,专程到重庆师范大学看望青年学生,在图书馆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春风化雨、语重心长,对学校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如何成长成才作出具体指导。
习近平同志视察重师的讲话,内涵十分丰富,讲话从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大学光阴、端正学习态度、注重文理兼修、坚持知行合一、深入基层锻炼、重视就业发展、注重环境育人、促进身心和谐等方面,对学生如何成长成才作出具体指导,是启迪学生思想、引领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思想内核。
学校十分珍惜这一荣誉和宝贵资源,充分挖掘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思想入脑入心系统工程,全面提升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二)扎实推进党内教育活动
1.抓好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9年3月,根据上级部署,学校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创造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三融入”的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重视,并分别专门编发了简报。
2.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2010年6月,学校按照上级安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提出将创先争优“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各单位本职工作和事业发展相结合”的“三结合”思路,把创先争优作为一项党建引领工程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活动的经验,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经验交流视频会上,作为地方院校唯一代表交流发言。此后两年多的时间,我校继续深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党中央的表彰。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创并践行党员承诺制、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青马工程”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动。《深入实施“青马工程”,着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于2010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召开第二次党代会
2011年1月,中共重庆师范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校党委书记邓卓明作了题为《突出发展主题,加强内涵建设,为实现重庆师范大学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报告认真总结了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以及“十一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客观分析了学校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科学确定了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发展总体思路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理清思路、加快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009年12月,学校进行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设置二级基层党组织25个,其中党总支23个,直属党支部2个。2010年9月,根据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校党委对全校二级基层党组织进行重新设置,设置二级基层党组织25个,其中分党委12个、党工委1个、党总支10个、直属党支部2个,同时组织完成25个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2.进行内部体制改革
2009年,学校启动第二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共设教学单位17个,党政管理部门20个,直属业务单位7个,群团组织2个。
3.推进干部竞聘工作
出台了《2009年处级领导干部聘任实施意见》,设处级干部职数161个。2010年1月圆满完成处级干部竞聘,实际聘任干部158名,高级职称114人,占72.2%,干部平均年龄42.8岁,比改革前下降了1.8岁。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组建新的干部队伍,提升了干部整体素质,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机制体制更加完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五)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2008年9月22日—26日,教育部派遣的评估专家组正式进驻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全面检查评估。2009年1月,教育部公布评估结论,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优秀”等级获得通过,标志着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2.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优异成绩
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市级传统专业改造项目2个,市级新专业建设项目3个,市级精品课程15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市级教学团队8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共获得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等各级奖项69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银奖等各类奖项136项。截至2009年共获得市级以上教改项目61项,其中重大项目6项。2010年,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为2.7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22849人、研究生1716人。学生就业率超过市属高校平均水平。
(六)学科实力不断增强
1.确定“十二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0年,学校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建设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抓手”。学科建设重点实施“攻坚攀登计划、实力提升计划、拓展培育计划”的“三大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的“两项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的学科实力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
2.有序推进博士立项建设工作
2009年,学校着力实施博士立项建设项目管理制,制定了《重庆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单位中期建设立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进一步扩大各申博学科人才队伍规模。在学位建设工作方面,学校坚持以“调整结构,增强活力,争取博士单位授权”为基本方针,在硕士、专业硕士等发面较大突破。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启动了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申报工作,学校组织13个一级学科参与申报,其中哲学等9个一级学科通过重庆市的专家评审,学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到14个,增长了近2倍,在规模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硕士专业学位类型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增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获批数量位居重庆市高校之首,学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增至8个,标志着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年,教育硕士新增小学教育、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地理)5个领域,培养领域总数达10个。
通过以上学位点的建设和设立,学校形成了以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历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群、以数学、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等为代表的理学优势学科群,具备了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基础实力。
(七)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明显
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术队伍结构更加完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渐趋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1.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文件
2009年开始,学校侧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以优惠的条件和政策吸引人才,为博士授权单位建设工作提高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2010年,学校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和“博士服务团队”引进模式的探索,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4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两位青年博士破格评为教授。
(八)科学研究成效显著
1.加大科研投入
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新路子。2008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在高级别项目、获奖成果方面的历史性突破。五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125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74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共计450余项,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8倍和1.9倍。科研总经费达1.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2倍。
2.科研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学校共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02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市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高校创新团队8个,市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重点研究机构3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3.学术论文、专著实现突破。共发表学术论文6387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452篇,出版各级各类著作和教材429部。科研成果获得包括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47项。
(九)办学条件根本改善
1.完成大学城校区第三期建设目标
截至2010年,大学城校区建设投资逾13亿元,新建工程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学校校园总面积扩大到28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宿舍增长到1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长到1.3亿元,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绿化位居市属高校一流。
2.实施教职工“安居工程”
大学城新校区师大苑于2010年3月31日举行了交接房仪式,同年底,第三期建设工程陆续竣工交付使用。共计34万多平方米、2500多套住房,极大的改善了教职工居住质量,真正做到了乐业与安居。
(十)对外联系加强,社会服务明显增强
1.促进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2015年,为实现重庆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提高大学城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成立了重庆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组。协作组由市教委领导,重庆师范大学牵头,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参与,制定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重庆市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为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
2.加大校地合作
与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石柱县等地方政府开展了联合建立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尝试,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突破。学校在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高速铁路辅助材料、太阳能光伏技术、残疾人康复技术、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等方面加大对社会服务力度,扩大了学校服务辐射范围,增强了学校影响力。
(十一)学校声誉不断提高
2009年9月,承办全国教育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2009年10月,举办第六届全国师范大学校长联席会活动;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举办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及观摩营活动,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学校年均接待参观考察200余批次,其中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等领导,袁隆平院士,台湾地区领导人吴伯雄等。
三、坚持内涵发展,促进提档升级(2011—2013年)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
1.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促进中心工作
2011年,学校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通过党内带党外、创先争优全动员,深入推进为民服务,被教育部推荐为民服务先进典型。7月,学校党委被重庆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012年校党委按照上级要求,确定了“以十八大为主线,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主题,围绕中心工作抓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促互动。全校72个学生党支部和90个教职工党支部,达到基层组织“五个好”标准的数量分别占学生支部数和教工支部数的83.33%和87.78%。7月,校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重庆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党组织。
3.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6月—2014年2月,学校党委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学校围绕领导班子建设、作风转变、“三风”建设、内涵发展、师生利益关切及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抓紧整改,切实转变作风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建设,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受到在渝中央媒体和市属主要媒体的报道,产生了积极反响。
4.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2011年开展“三项行动”,2012年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检查,制定并监督执行《关于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2013年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使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完成内涵发展、提档升级顶层设计
1.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
学校深入贯彻十八大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总结更名师大近十年的办学经验,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
2.启动学校内涵发展顶层设计工作
2013年,学校正式出台《中共重庆师范大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关于提档升级、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正式提出“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新的发展战略,分别对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五个质量内涵建设子方案做出了工作目标要求。
3.创新拓展“二三三”办学格局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师范院校都在探索转型发展或者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学校结合国家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市实施的“科技兴渝”和“人才兴市”的战略要求,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新型办学格局。2014年学校提出二三三办学格局:“两轮驱动、三驾马车、三大板块”,即坚持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协调发展,强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汉语教育“三驾马车”,重点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三大板块”,从过去单一的以培养师范专业人才为主的教学型学校逐步转型成为培养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多学科门类、多层次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新办学格局把握了教育新规律,促进了教育协同发展,形成了学校办学的新特色。
(三)完善学校内部治理
1.校长负责制
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主线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制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党政领导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确保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执行。
2.校务公开制
2010年以来,按照《重庆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学校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抓,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监察、工会等部门协调配合和监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3.推进大学章程建设
2014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编制了《重庆师范大学章程》。章程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关系,明确了运行机制的责、权,梳理了财务、资产、信息建设等各方面管理制度。
(四)教学质量稳步前进
1.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止2013年底,学校有普通本科生26118人,研究生3267人(其中全日制2800人),留学生473人,加上专科生等,全日制在校生共34316人。其中,研究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57%,留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38%,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2.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绩喜人
2011年,学校制定了《“十二五”期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方案》作为建设指导文件,着力整合一期质量工程项目的各项改革成果,加强项目集成与创新,把握重点与核心,提高项目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2011—2013年,在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等项目申报中均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申报立项不仅项目的种类有所增加,项目级别也有向上的突破。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3个,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课程3门,创新创业示范中心1个。
3.完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2014年全校本科专业65个,专业及方向共87个,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12大学科门类中的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通过专业结构调整,理学类和管理学类专业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34%和19%分别下降为15.9%和12.7%,工学类专业由3%上升为15.9%。专业建设在外延建设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专业数量持续增长、结构布局更加均衡,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
4.教育教学成果颇丰
2013年,学校设有本科专业6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含三特专业)14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2个,省级教改项目125项,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市级教学团队1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大学生获国家级奖26项,获省部级奖233项。
5.教改项目实现突破
2011年获得20项市级教改项目立项,2012年获得了市级教改项目8项。自2004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市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9项,其中重大12项,重点43项,一般54项;校内教改项目立项168项。近5年立项的市级教改重大项目及项目总数在重庆市属高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开展城乡统筹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2011年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试点大类招生,探索大类人才培养;2012年2月,开启 “四位一体平台”,2012年获批重庆市6个“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学校”项目建设计划。
6.开办辅修专业和双专业,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下发《重庆师范大学辅修专业、双专业经费管理办法》,不断促进辅修专业、双专业办学的健康发展。2012年,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大学城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与重庆市大学城高校共同推进辅修专业和第二专业工作,学校推出8个第二专业、8个辅修专业供大学城高校学生自由选择修读。建立起了重庆市大学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运行组织机制,逐步形成了特色互补、相互交融的人才培养机制。
(五)人才工程助推学科建设
1.以申博立项建设为抓手引进高端人才
2011年,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学校修订了《重庆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实施“523人才”战略计划,制定了分阶段的申博人才建设计划,同时依托教育部、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其他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等平台,做好人才引进。截止2013年,学校教职工总数2279人,其中专任教师1766人。拥有副高职称人员474人,正高职称人员2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55人,硕士以上学位1258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0.1%和71.2%。拥有省部级以上人才80人,人员结构得到优化。
2.推进市级重点学科建设
2013年,学校出台了学科建设提档升级行动计划,从加大申博学科的建设力度、提升重点学科的整体水平、积极培育新的优势特色学科等方面,明确学科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举措,不断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课程与教学论等5个学科获准为市级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等3个学科获准为市级立项建设重点学科。2011年,在接受重庆市验收检查中,8个重点学科均通过重庆市的验收检查。“十二五”期间,应用经济学等11个学科被批准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基本覆盖拥有硕士一级学科的学院。
3.推进博士立项学科建设
多措施推进申博学科建设。首先,2012年学校实行博士立项建设专职科研岗位的设置及管理,并出台《重庆师范大学博士立项建设专职科研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强有力地推动博士授权学科的队伍发展。其次,加大博士立项建设学科的经费投入,每年给予每个博士立项建设学科不低于100万元、博士支撑学科不低于25万元的建设经费。再次,采取项目管理落实建设任务,校长与博士立项授权学科所在学院党政一把手签订《建设计划任务书》,强化责任,确保博士立项建设取得实效。最后,为博士立项建设寻求外部支持,先后获得市教委的支持性文件和市财政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制定申博学科发展目标。启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培育计划,加大申博学科、市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一级硕士点的建设经费投入,改革学科经费划拨机制,落实分解学科建设任务。2013年,学校针对申博学科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新目标,实行项目责任管理制。在2012年和2013年两个年度建设中,申博学科新增教授占学校新增总量的30%,新增博士占学校新增总量的44%以上,新增国家级项目占全校新增项目总数的47%,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占学校总数的64%,发表CSSCI论文占学校总数的20%以上,SCI论文占学校总数的50%以上。
硕士学位授权点跨越式发展。2012年至2013年,学校一级学科涵盖的二级学科数达到106个,研究生培养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所有二级学院都具有研究生教育的能力。
专业学位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12月,学校获批重庆市教育硕士教育综合改革示范点。2012年,学校进一步拓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共设9个教育硕士学科领域,实现教育硕士学科领域的全覆盖。2013年,国务院学位办和重庆市学位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学校获批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类型(领域)。至此,学校硕士专业学位类型达到9个,工程硕士领域达到2个。
4.成立研究生院
2013年,学校将研究生处改设成为研究生院,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迈入新的发展期。学校共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二级学科总数106个,11个市级一级重点学科,分别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拥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研究生培养单位涉及学校所有二级学院。在校研究生3267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93.33%。硕士生导师361人,博士生导师21人,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90.3%和52.5%。
(六)创新科研工作机制,激发科研动力
在这期间,学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0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73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7205.96万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90%以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9项,三大检索收录510篇,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89.1%和63.8%。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8个。
1.制定科研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2011年11月6日,学校召开了科研工作大会。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助理邓传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樊伟、市教委副主任舒立春、市社科联副主席孟东方以及师生代表33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为手段、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错位发展为取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造就一支队伍、完善一套平台建设体系、突破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扩展一批服务区域发展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完善一套人才选拔、资源配置、学术评价、学术道德规范机制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提出在今后将要实施科研队伍提升、科研平台助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合作、标志性成果培育五大工程。
2.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大幅增加
2011年—2014年6月,学校共计获准国家项目123项,省部级项目568项,是十一五期间5年立项数的总和。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2014年,董景荣教授申报的“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环境和条件研究”、张全之教授申报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工人运动关系研究”获批为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长
“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纵向、横向项目经费共计4238万元,比“十五”期间提高了2.2倍。2011—2013年的科研项目经费共计7205万元,仅2011年的科研项目经费超过了“十五”期间整体项目经费,2011—2012两年时间的科研项目经费超过了“十一五”期间整体项目经费。2012年,学校获得纵向经费1434万元,横向项目经费达到1112万元。2013年,纵、横向项目经费比例保持稳定,反映学校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正在逐步发展,科研人员在社会服务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升。
4.科研转化能力加强
学校积极与多家企业合作实施科技开发计划,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解决面向区域发展现实的急需重大问题,如利用3S技术解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难题,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争取到几十亿元资金支持,《科技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主攻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2011年,黄中模教授、董味甘教授研究整理的《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钟云舫及《振振堂集》研究”被誉为“重庆市建国以来最大的社科研究项目”。
5.科研平台数量大增
截至2014年,学校已建设省部级科研平台34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4个、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高校市级工程中心1个—、高校市级创新团队8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重点研究中心3个。科研平台层次门类更为齐备,学校除建设有2个部级科研平台、31个市级科研平台以外,还建设有校级重点科研平台15个,校级研究机构58个。经过多年努力,构建了以校级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市级平台建设为中坚,以部级平台建设为突破,逐步提升的培育体系,所产生的提升效益逐步显现。
(七)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优化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学生园区管理模式,将第一、第二课堂教育功能向学生生活园区延伸,形成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素质能力拓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校园文化建设等于一体的综合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立起适应学分制要求的、以学院为主体的学生园区组团式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鼓励学院在学生园区管理中创品牌、出特色,力争“一院建一园,园园有风光”,提升园区育人功能。2011年5月,大学城“清风苑B栋”建成首个大学生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2012年3月,学校获评“2011年重庆市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7月,以学院为单位相对集中的学生宿舍园区调整完毕,寝室园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园区文化打造更加有效。
2.形成助学励志多维支持体系
学校建立以助学贷款为基本帮困渠道、勤工助学为重要手段、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困难补助为辅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行“学校统筹指导,学院督导落实,年级评定实施”的三级奖助工作体系,形成贫困生数据库。积极拓展资助的渠道,使资助项目和资助经费来源更加多元化。
3.本科招生生源质量明显提升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到达峰值6768人,2013年招生专业(方向)增加到79个。从2013年开始,学校主动思考内涵发展提档升级,并顺应国家和重庆市的要求,开始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生源地范围不断拓展,于2014年正式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生源地实现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的全覆盖。单考单招蓬勃发展,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特殊类型单考单招政策,不断调整招考类别、生源省份、测试形式,不断规范测试办法和招考流程,吸引和选拔了大批优质生源。普通类新生中超过当地重点本科控制线的人数持续增长,2013年达到713人,占新生总数的10.85%,同年学校启动了在部分省市部分专业设置一本招生批次的调研。学校的一志愿报考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逐年提高,2013年达到97.48%。新生报到率由2004年的90.08%提升至2013年的97.96%。
4.毕业生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重视毕业生就业反馈,2012年,学校开展了“2009—2011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编制了首部《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蓝皮书,全面分析了学校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服务地方发展,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毕业生总数从2004年的2457人,增加到2013年的5472人,增幅122.71%。就业率由2004年的68.49%增加到2013年的93.66%,毕业生平均统计就业率达到85.44%,2004年至2013年累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4.3万名各类专门人才。
(八)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1.扎实推进合作办学
2011年2月至2014年,学校与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多所海外大学签署合作交流协议,联合培训本科2+2、联合培养博士等合作项目。
2.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
截止到2013年,学校留学生来源从8个国家增加到33个国家,遍及五大洲;从学历层次看,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还有非学历教育的汉语进修生;留学生人数从37人增加到507人。专业也由最初的汉语进修发展到教育学、对外汉语、经济学、体育教育和经济管理等专业。2013年9月,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资格,从2014年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侨招收本科学生。
3.积极与港澳台交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就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合作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定期选派学生赴台学习并交流。2012年开始,学校文学院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合作,每年定期举办渝台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双方轮流承办,邀请承办方当地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参加论坛。2013年,校长周泽扬代表学校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校长郭艳光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开展师生的交流、互访、学术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4.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实现突破
2011年9月,校长周泽扬代表学校与凯拉尼亚大学校长共同签署了重建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的执行协议,标志着学校第二所海外孔子学院成立。2012年11月,周泽扬校长代表学校在国家汉办与英国知山大学签署建立知山大学孔子学院的执行协议,标志着学校第三所海外孔子学院成立。加上卢旺达孔子学院,海外三所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彰显了学校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上的成果。2013年1月24日,国家汉办发布《同意在重庆师范大学建立“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学校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成为全国24所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
5.加大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力度
2012年8月23日至24日,“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对话系列活动(重庆)”在重庆举行,学校是该活动的主要策划和实施单位之一。在中加(重庆)职教合作项目中(2009—2012),基地承担了“农民工职业卫生与安全”项目的数据库与培训教材开发等工作。
6.积极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合作
2013年,学校与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共同签定了创办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附属中学的协议,经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在原QSI国际小学校址创办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原大学城龙湖八中校址创办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4月,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的重庆新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